你今天久坐了吗?久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生活方式之一低息配资公司。
“打工人”们上班时在电脑前久坐一天,回家了又边吃外卖边看视频继续久坐。
(图片由AI生成)
这一看似正常的行为,其实危害巨大!
久坐11小时后不幸离世
今年夏天,30岁的李女士(化名)乘坐约11小时飞机从新西兰抵达广州,刚下飞机不到10分钟便晕倒在机场。
机场医生紧急施救后将其送往附近医院,但送到时她已出现心室颤动,随后心跳停止,虽经全力抢救,仍不幸离世。
医生表示 ,李女士的悲剧与她在飞行途中长时间久坐有关,很可能是引发了肺栓塞。
乘坐飞机、汽车等长途旅行,乘员长时间在狭窄、空气湿度低的环境内静止不动,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、淤滞,就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。
肺栓塞这一“沉默杀手”,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。
医生还说:“80%的血栓是来自我们的下肢,久坐不动正是下肢长血栓的原因之一。”
当久坐后开始活动,血栓脱落,随血液回流到心脏,继而又到达肺动脉,就可能导致急性肺栓塞,使肺脏缺血、缺氧引起胸痛、气短、咯血,严重时会猝死。这种情况医学上又称“经济舱综合征”。
注意!“经济舱综合征”并不只限于飞机机舱,在汽车、火车内乃至办公室等,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也容易形成血栓。
李女士的不幸,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类似的肺栓塞事件并非个例。
260斤的创业者张先生,长期久坐剪辑视频且顿顿吃外卖,今年2月轰然倒在路边。
送医时他情况危急,各项指标都指向肺栓塞。好在经过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全力抢救,才成功脱离危险。
还有27岁的小于,骑行摔伤腿部后在家卧床休养,接着又久坐办公,两周后突然出现严重胸闷气急等症状,确诊为肺动脉栓塞。经过肺动脉溶栓吸栓手术等治疗才顺利出院。
肺栓塞被称为“藏在腿上的死神”,超90%的血栓源自下肢深静脉。
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,就会引发肺栓塞,一旦出现突发呼吸困难、胸痛、晕厥、咯血、心脏骤停等症状,直接威胁生命。
哪些人容易被肺栓塞盯上呢?
久坐不动人群:长途飞行、长时间开车、久坐办公等情况,都容易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,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肥胖人群:体重超标会增加下肢静脉压力,导致血流缓慢,更易形成血栓。
长期卧床人群:术后、瘫痪患者等长期卧床,下肢活动减少,血液循环受阻,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。
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:吸烟、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,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。
疾病影响人群:患有肿瘤、肾病综合征、心衰等疾病的人,身体处于特殊状态,也容易发生肺栓塞。
受药物影响人群:正在进行口服避孕药、激素治疗等的人群,也需要格外注意。
不止血栓、腰椎病等显性后果,近年研究发现,久坐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,还会影响大脑功能、增加抑郁风险。
(图片由AI生成)
怎样才算久坐呢?
一天中除了睡觉以外的清醒时间,长时间处于坐姿、斜躺或平躺状态,且能量消耗≤1.5代谢当量,每天累计超过8小时、一周内超过5天,或连续静坐2小时不动弹。
威胁1
核心肌群长期“罢工”,腰背肌代偿劳损,关节受限、疼痛、加速退化
威胁2
腰椎间盘突出,骨密度流失
威胁3
形成血栓,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(DVT)、肺栓塞(PE),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
威胁4
加速变胖,“三高”警告,糖尿病风险增加
(图片由AI生成)
威胁5
消化不良,反流性灼伤,便秘,痔疮,消化病风险增加
威胁6
影响生殖健康
威胁7
影响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区,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,增加抑郁风险
我们该如何预防肺栓塞呢?
动起来:久坐1小时,就活动5分钟,做做踝泵运动(脚尖上下勾动);长途旅行时,每隔2小时起身走动。
控体重、戒烟酒:肥胖是血栓的“帮凶”,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;吸烟损伤血管,应主动戒烟。
多喝水:每天饮水1500 - 2000ml,避免血液黏稠。
高危人群注意事项:术后患者、长期卧床者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。同时建议穿弹力袜、使用间歇性气压装置,促进下肢血液循环。
肺栓塞并非离我们很遥远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重视预防。
让我们从现在做起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远离这一“沉默杀手”的威胁。
编辑:Selex
图文来源:健康广东、南方网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广东最生活出品低息配资公司,转载请联系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